伴隨著動感的音樂,幾個年輕人在南山社區的健身室內揮汗如雨,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青春陽光的笑容……,他們是來自凌海市南山社區的職工,利用休息時間在這里健身,凌海市南山社區是錦州市總工會吳玉林主席在基層“雙百活動”調研點之一,近幾年,南山社區工會在錦州和凌海兩級工會的正確領導下,在社區黨委的大力支持下,緊緊圍繞街道中心工作,扎扎實實做好社區工會工作,開創了社區工會工作的新局面,充分發揮了工會組織的積極作用,為構建和諧社區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抓好組織建設,使工會工作有序開展。社區完善了各項工作制度,如組織制度、幫扶制度、法律制度、職工活動中心制度,做到制度上墻。各項臺賬規范,有專人進行管理,社區企業臺賬、會員名冊、困難職工檔案、再就業職工檔案等資料齊全完善。社區通過民主選舉程序,產生南山社區工會聯合會,把熱愛工會工作的優秀人員融入到工會工作中來,在社區設有一名專職社會化工會工作者,輔助社區開展工作。除此之外,社區還把工會工作納入到黨建工作內容,以黨建帶工建,以工建促黨建,制定了工會工作計劃,并督促轄區內企業建會。
二、關心、關愛困難職工,做好幫扶救困工作。為使社區內的困難職工群眾得到有效救助,社區工會工作人員深入基層調查摸底,對重大疾病、上學致困、下崗致困的職工基本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通過調查,摸清了困難職工家庭的自然情況、身體狀況、經濟狀況、貧困原因、就業趨向等等。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重新建立了困難職工檔案,為切實有效的開展幫扶救困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礎。16年,社區工會與黨支部開展了慰問困難黨員活動,為劉永江、付寶山、張洪生三位困難黨員每人帶去了200元慰問金,并帶去了黨和工會對他們的關懷。與民政部門協調,為張建軍、吳宏偉、魏素芬3戶困難家庭申請最低生活保障,解決他們生活困難,為低保戶子女上學申請貧困助學資助等等,通過扎實的工作作風,使轄區內的困難職工得到了有效救助。
三、加強職工活動陣地建設。南山社區在原有圖書室、棋牌室、休閑室的基礎上,在市總工會的幫助下,建成職工活動中心,內設跑步機、重力組合、磁力車以及多種小型建身器械,定時面向職工開放,為社區職工群眾提供了良好的休閑娛樂場所。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由社區工會組織49名職工組成的排舞表演隊,堅持常年開展活動,參加大凌河街道舉辦的職工廣場舞大賽,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社區還設有麻將室、棋牌室、圖書室、乒乓球等健身娛樂文化器材,供社區內職工閑暇之余在這里休閑娛樂。9月29日,社區工會攜手錦州銀行為居民承辦了一場“常旭友誼、共同發展”為主題的聯歡會,受到社區職工和居民的一致好評。
四、努力打造職工“三平臺一陣地”。根據錦州市總工會要求,努力打造職工“三平臺一陣地”建設,即職工幫扶平臺、法律援助平臺、職工培訓平臺和職工活動陣地,充分發揮社區工會組織服務職工的主題作用,不斷推進社區服務型工會建設。通過互通互聯,協同合作提升社區工會工作質量,擴大社區工會工作影響,真正發揮社區工會組織在服務職工中的積極作用。
五、積極開展宣傳培訓工作,促進社區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建立就業培訓服務平臺。社區職工服務站每年都組織下崗、失業職工到就業局免費培訓,有水電焊、廚師、面點師、電腦、月嫂等培訓項目,為下崗職工提供工作信息、介紹工作,解決他們的生活難題。邀請凌海市民政局、凌海市氣象局、凌海市黨校、凌海市司法局、凌海市勞動局、凌海市科協、婦聯等單位工作人員來到社區為職工群眾開展科普知識講課,科普技能培訓及組織宣傳《婦女權益保障法》和各種保障婦女權益的法律法規知識。
下一步,社區工會將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深入調查研究,創新工作思維、內容和形式,緊緊圍繞市總工會和街道工會,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切實為職工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