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總工會《關于在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充分發揮工會組織作用的意見》要求,錦州市總工會采取措施,加強安全生產群眾監督隊伍建設,鼓勵職工報告、舉報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推動應用職業安全衛生防護 “工具包”項目落實,取得階段性成果。
建立安全生產群眾監督三級網絡。根據省總《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群眾監督隊伍建設的意見》精神,市總工會于2014年8月制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群眾監督隊伍建設和促進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在全市縣(市)區、鄉(鎮)街道設立了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在企事業及所屬分廠、車間設立了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在工會小組設立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三支隊伍”,任命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242名;同時,在縣(市)區總工會、鄉(鎮)街道工會設立了安全生產群眾監督總站、群監站和群監員。依據省總實施“安全生產群眾監督‘百千萬’工程項目”,市總工會制定了《關于深入開展“創建隊伍、創新技術、創造佳績,促進經濟發展”專項活動方案》,提出圍繞安全生產群眾監督“百千萬”工程項目,創造一流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目標,即在我市實行安全生產群眾監督“十百千”工作目標,就是在全市9個縣(市)區設立安全生產群眾監督總站,118個鄉(鎮)街設立安全生產群監站,聘任1000名安全生產群眾監督員。為做好此項工作,市總工會先后召開2次會議傳達布置、進行業務培訓。各級工會生產保護部門深入鄉(鎮)街道檢查指導,按省總“加強安全生產群眾監督隊伍建設”要求,逐鄉(鎮)建立工監站,逐企業確定工監員,盡快正常開展工作。到目前為止,在縣(市)區總工會設立工監總站站長9名,在鄉(鎮)街總工會設立首席群眾監督員118名,聘任群眾監督員1014名,并按“六有”標準進一步完善規范。
開展職工報告、舉報安全生產事故隱患獎勵。根據《遼寧省總工會關于獎勵職工報告、舉報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實施辦法》的通知精神,市總工會下發了《職工報告、舉報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工作的通知》,制定了《錦州市職工舉報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獎勵辦法(試行)》,強調各級工會要以強烈的責任意識、“紅線”意識和安全發展的理念,以對黨和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圍繞“安康杯”競賽有效載體,發揮職工特別是安全生產群眾監督隊伍的主動性,積極開展立足崗位“查隱患、促整改、保安全”安全生產活動,并把職工報告、舉報事幫隱患數量和質量,作為“安康杯”競賽考核的主要內容進行評比通報。要求各縣(市)區總工會按季度上報,市直基層工會隨時報告,市總工會列支12萬元對重大事故隱患的報告、舉報者給予獎勵。各縣(市)區和市直基層企業開展了“查隱患、反三違、防事故”活動。錦州石化公司推行了班組、車間、處室、專業、公司“五級安全巡檢法”,設立總經理專項獎勵基金,發動職工“像找獎金一樣查找安全隱患”的做法,收到了較好效果。今年以來收到職工報告事故隱患788件,上報52件,進行了獎勵。
推廣應用職業安全衛生“工具包”項目。根據省總工會《關于推廣應用國際勞工組織中小企業安全衛生防護“工具包”的通知》,市總工會于2014年8月制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群眾監督隊伍建設和促進企業安全生產活動的意見》,提出做好中小企業安全生衛防護“工具包”試點工作;2014年12月市總工會與市安監局聯合下發《關于推廣應用國際勞工組織中小企業職業安全衛生防護“工具包”的通知》,提出“三階段”時間表和“三步走”路線圖,即第一階段是市級試點,選擇21家企業進行示范;第二階段是縣(市)區試點,選擇108家各類型企業推行取得經驗;第三階段在全市普遍推廣,力爭利用3-5年時間全面普及。
為使“工具包”項目順利推廣,市委常委、市總工會趙璟指出:“要圍繞‘安康杯’競賽活動,推動‘工具包’項目,加強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切實維護職工生命健康合法權益”,把“工具包”項目列為2015年市總服務職工“十件實事”之一,納入2015年工作要點。并在推廣應用“工具包”項目培訓、材料購買、整改經費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共投入269萬元(市總9萬、基層260萬)。市總工會與市安監局成立了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在推廣儀式上對縣(市)區總工會和市直基層工會主管主席和生產部長、21家試點企業負責同志70余人進行了動員和培訓;在深入調研、檢查指導基礎上,召開了錦州市推廣應用“工具包”項目推進會,在總結工作、交流經驗的同時,對縣(市)區、基層工會主席和108家試點企業安全員170余人進行了系統培訓,縣(市)區試點單位正式啟動,下一步抓好檢查指導,適時交流經驗,不斷擴大推廣范圍和應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