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市總工會打造一流職工文化陣地
從職工歌手大賽到舉辦各種文體活動,從基層工作人員業務培訓到職工大講堂……錦州市總工會把工人文化宮、職工會館作為全市職工的文體活動陣地,真正做到了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活動,季季有比賽,讓廣大職工唱主角。
建陣地 職工活動“火”起來
今年過年前夕,錦城籠罩在白雪皚皚中,平日繁華的大街變得寂靜,但在錦州市職工會館四樓卻熱鬧非凡:免費為職工書法愛好者們提供培訓的消息,讓25個書寫臺前都坐滿了人。“當我坐在開著空調的課堂里等著上課時,職工會館的工作人員給我們送來春聯紙,讓我們親手寫副過年的春聯,茶水、糕點給我們一一備好,當時這心里特熱乎,我是個進城打工的,啥時候有過這待遇啊!”中國石油錦州分公司的職工線洪魁感慨地說。這一切的開始都起源于一次會議。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實干是成功的載體。2014年3月6日,在錦州市總工會第十七屆三次委員會(擴大)會議上,新當選的錦州市委常委、市總工會主席趙璟,在她的題為《創建“和諧職工之家”,推動“六個專項行動”升級,帶領全市職工為加快遼寧沿海第二大城市建設作出新貢獻》的報告中,莊嚴地向全市職工承諾十件好事,其中之一就是修建一個多功能的,服務全市67萬職工的“錦州市職工會館”。延伸工會服務觸角,為基層工會發揮職能注入了活力。2015年9月,職工會館正式開放使用。通過這個載體,加強對基層工會文體活動的指導,加大對職工的服務力度,讓更多的職工參與到健康生活、快樂健身的隊伍中來,讓更多的職工享受到“和諧職工之家”建設的成果。
占地2200平方米,專業的乒乓球室、各種健身設施、清新幽靜的瑜伽室、專家學者匯聚的職工大講堂……人人稱贊的職工會館正式投入使用。職工會館的前身是錦州市總工會的辦公樓,建造于1985年。2014年3月,錦州市總提出收回出租房、建設“職工會館”的想法。因為地理位置好, 3家租賃房屋的企業都不愿意遷走。經過多方努力,市總工會終于收回全部房屋。“要讓職工有方便的文化活動場所,能夠真正感受到工會提供的服務。”趙璟主席說。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了使職工會館的建設少彎路,市總工會派專人進行實地考察,大到整體設計、場地 建設,小到窗簾、桌椅精益求精,總投入800余萬元,這是在市工人文化宮的基礎上,又一屬于職工文化娛樂的陣地。
據了解,今年春節期間,職工會館免費對外開放。乒乓球、瑜伽室、健身器材等各類娛樂項目,為全市職工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據不完全統計,春節長假期間共吸引近3000余名職工群眾。從廣大職工高漲的體驗熱潮中,已經讓人從中感受到了廣大職工對“職工會館”的喜愛之情。
惠勞模 構筑精神高地
聶虹是錦州市第八中學的一名語文教師。從教近30年來,工作十分繁忙,每天不到早上7點就來到辦公室,出了辦公室就進教室,在學校幾乎要忙10個小時才回家。職工會館成立之后,獲得勞動模范稱號的她有了緩解壓力的好去處。根據錦州市總工會的規定,職工會館對市級以上勞動模范及一名家屬實行全免費服務。“忙了一整天,腦子都是木的,在這兒跑會步、練練瑜伽放松一下,鍛煉完了再到休息室休息一會兒,職工會館真的很像家。”剛剛鍛煉完的聶虹欣慰地說。
嶄新的工會舞臺,上演最美的文化大戲。如何把弘揚勞模精神,與職工文化活動融為一體,錦州市總工會費盡了心思。很多勞模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工作一輩子,他們為社會發展付出了巨大貢獻,讓他們得到更多的關愛,激勵廣大職工爭當勞模,使勞模精神走進廣大職工的心坎里。
創品牌 基層文化“活”起來
錦州市工人文化宮這片職工文化陣地,從未忘記自身的使命與宗旨,并在發展新時期開創了服務職工的新品牌。隨著新時期發展的要求,錦州市工人文化宮不斷拓展陣地,2015年下基層服務的時間占了四分之一以上。走出去為職工群眾服務,成了新時期文化宮的使命。
錦州市總工會“走基層•送文化”周末廣場文藝演出于2001年開始舉辦,如今已成為錦州市總工會最富有特色的職工文化品牌, 2014年“走基層•送文化”共演出文藝節目15場。特別是走進義縣開發區遼寧輝山乳業集團(錦州)有限公司,是“走基層•送文化”活動13年來首次走出錦城,走進縣區。在這個夏天,“工人文工團”所到之處無不受到廣大職工的熱烈歡迎,演出觀眾達3萬余人次。一場場精彩的演出,賦予了它新的內涵。
職工文化猶如生根萌芽的土壤。錦州市總工會渤海職工文工團的演出已經成為職工企盼的文化盛宴。2015年8月5日傍晚,東方國際集裝箱(錦州)有限公司迎來了文工團的演員們,奮戰在生產一線職工們,在自家廠區里欣賞了精彩表演。在東方集裝箱工作3年的陳峰感激地說,雖然偶爾也想家,但在第二故鄉有工會和企業的關心,忙了一天還能看到文藝節目,打心眼里感謝這些演員老師。職工文工團目前有業余職工團員近百人,個個都有強烈的榮譽感和責任心。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的是出車任務很重的一線列車員、駕駛員,但從沒落下一場慰問演出,常常是前腳下電車,后腳就踏上舞臺,有時連工作服都來不及換就表演了。
文化的力量提升工會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錦州市總工會探索求新,開創了富有錦州工會特點、符合文化發展規律、滿足職工精神文化需求的職工文化建設新格局,在堅守市工人文化宮文化陣地的同時開創了職工會館這一娛樂陣地。在生活得到改善、素質得到提升的職工群眾中,增強了工會組織的凝聚力,打造經久不衰的職工文化品牌,占領職工群眾的文化陣地,豐富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錦州市總工會通過“一宮一館”這樣的平臺,充分發揮工會的職能作用,切實把文化活動陣地建設成為職工群眾的“精神家園”,為職工群眾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陣地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