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歷史進步的動力、時代發展的關鍵,位居今日中國“五大發展理念”之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
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面推進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在加快科技創新與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
從2015年開始,市總工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全市轟轟烈烈開展了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目前已經形成了多點開花、各具特色、亮點紛呈的生動局面。今年,市總工會領導班子審時度勢、不失時機地提出:繼續加大力度開展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首次將職工創新工作室列入其中,進一步促進企業提質增效,為我市振興發展注入創新動力。
從2015年到2017年,由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的扎實開展到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的新提法推出,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勞模和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表明了我市工會系統對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一以貫之的堅守和求新求變的氣魄,詮釋了全市勞模、職工為我市振興發展貢獻力量的責任與擔當!
是典型,更是一面旗幟。培育創新典型,高揚創新旗幟。
“高穎明勞模創新工作室”,這是以“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人大代表、錦州石化公司加氫裂化車間裝置專家高穎明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這是一個勇于創新、甘于奉獻的光榮集體,這是一個有著熱血青春、不懈追求的青年團隊。在高穎明的引領和帶動下,工作室創造了多項創新成果,僅工作室成立的2015年就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9000萬元。在人才培養方面,工作室也結出了累累碩果,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等人才不斷涌現,為工作室成長、企業發展提供了不竭的人才動力支撐。2016年工作室晉升為“全省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如今已成為為勞模和職工搭設集聚智慧、發掘潛能、釋放激情、崗位建功成才的平臺。
“高穎明勞模創新工作室”只是我市開展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個縮影。通過兩年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目前我市以勞模創新工作室為龍頭的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作已呈現出全面開花、亮點紛呈的喜人局面,先后涌現出以蔣楠、高穎明、郭樹志等為引領的一大批勞模創新工作室。目前,全市勞模創新工作室已達到30個。在去年全省職工經濟技術創新評選中,我市兩人分獲省十大創新能手、十大技能標兵稱號,22個項目獲得省百佳創新成果,7項獲得優秀創新成果。如今的勞模創新工作室代表的不僅是精湛技術、創新精品、應用成果,也是一種不畏艱難、勇于攀登、追求卓越的勞模形象縮影,更是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生動體現。
是標桿,更是一種引領。樹立創新標桿,引領企業發展。
一大批的勞模創新工作室給企業技術創新帶來了顯著成效,接下來,如何進一步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繼續促進企業提質增效,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這成為工會系統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經過深思熟慮、統籌謀劃、深入調研,今年,市總工會領導班子給出了響亮而鮮明的答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順應時代發展的新要求和職工群眾的新期盼,首次將職工創新工作室列入其中,進一步擴大創新工作室覆蓋面,為我市發展增添新動力。
仔細翻閱市總工會印發的《關于推進創建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工作的通知》,文件里面的創建目的、基本形式、創建標準、主要任務、申報程序等一應俱全,在基本形式中,明確創新工作室主要有勞模創新工作室和職工創新工作室兩種形式,對每種工作室都有著非常明晰的要求。其中,職工創新工作室是以在技術革新、技術攻關和技術改造等方面有技術專長,且具有高級及以上職業技能資格等級的優秀職工領銜成立,由若干名職工組織。市總工會生產保護部相關人員介紹說,職工創新工作室的提出,有利于在更廣的范圍、更多的層面,充分發揮勞模和廣大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此外,創建標準中明確要具備“六有”,有攻關項目、有創新成果是其中的關鍵,這就有效避免了“空殼化”創新工作室的產生。這些都為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的扎實開展樹立了標桿,明確了標準。
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啟動后,得到了錦州石化公司、國網錦州供電公司、遼寧華興機電有限公司、中信錦州金屬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的熱烈響應和廣大職工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經有20余個職工創新工作室正在申報中。
是展現,更是一種傳承。展現創新魅力,傳承工匠精神。
現代社會,只有完美的團隊,沒有完美的個人。我市扎扎實實開展的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正在發揮著獨特優勢、展現著非凡魅力,工會系統著力在提高質量、增加效益,發揮作用、擴大影響上下功夫,使創新工作室真正成為企業發展的“推進器”、技術創新的“催化劑”、培育人才的“孵化器”、社會文明的“正能量”。勞模精英們團結帶動職工積極參與創新實踐,把創新工作室作為學習先進的課堂、切磋技藝的賽場、創新創造的平臺,通過研究新課題,傳授新技能,引導廣大職工立足本職、勤奮實干、爭創一流,使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成為廣大職工特別是青年職工的普遍追求,更好地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需要“工匠精神”,我們這個時代需要“工匠精神”。作為今年工會工作的重要品牌,“中國夢•勞動美—尋找錦州工匠”系列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系列活動著重尋找、發現一批在我市改革發展實踐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中,發揮主人翁精神,立足崗位、爭創一流的“錦州工匠”,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做實工匠品牌,以工匠精神為統領,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在經濟振興主戰場上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作為系列活動的重要平臺和載體,今年被賦予了更深刻的時代內涵和更鮮明的時代價值。
工匠精神不僅是一座豐碑,更是一種傳承。我們有理由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有工會系統的精心謀劃和扎實推進,有全市勞模、職工的積極響應和全心付出,我市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一定會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折射出更多新銳的光芒,為我市振興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