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市金屬行業集體協商圓滿收官
上傳時間:2021年06月04日 12:18:09 訪問數量:5784
工會搭橋梁 政策惠企業
堅持了六年的集體協商如何談得更加深入?錦州市金屬行業2021年度開展的集體協商工作給出了答案。近日,來自市金屬行業的7名職工方代表同企業方的7名代表相對而坐,開展本年度市屬八大行業最后一輪集體協商,討論有關各崗位工資標準、依法依規簽訂《勞動合同》、職工職業健康防護、職工技能培訓及企業對技術工人等級評定、女職工權益保護以及提高員工福利等事項,惠及19家企業和5537名職工。其中,職工職業健康防護以及企業對技術工人等級評定兩項議題得到了企業方和職工方的高度認可。這給市屬八大行業2021年度集體協商落實工作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錦州市人社局職業建設科科長于海生在做政策解讀時指出,金屬行業一直以來都是行業培訓工作的排頭兵,青年職工多,為培訓提供了巨大空間,使培訓工作大有可為。今年是“技能提升三年行動”的最后一年,參加培訓的企業方每名職工還可得到90元的政策補貼,各企業要牢牢抓住機遇,提升職工技能,促進企業發展。此外,企業自主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的開展為金屬行業技術工人等級評定帶來重大利好政策,不僅健全完善了企業技能人才自主培養、評價、使用、激勵機制,暢通技能人才成長通道,更為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建設宏大的技術工人隊伍提供有力支撐。于海生表示,金屬行業作為錦州市首個開展自主技能人才評定的行業,已形成了企業高度重視、職工積極參與的良好局面,人社局將全方位提供政策支持和資源支持,保證行業需求,做好全天候保障,將金屬行業的優良傳統繼續發揚光大。一直關注此項工作的中信錦州金屬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金東凱深有感觸地說:“中信職業技術學院是錦州市第一家面向社會培訓的職業學校,2020年共舉辦346期培訓,惠及8003名職工。這次集體協商,市總工會為我們搭建了與政府溝通橋梁,讓利好政策惠及企業,更讓基層員工有了順暢的晉升渠道和努力的方向。感謝相關部門領導,感謝市總工會!”
金屬行業屬于職業病發病高危行業,為控制、減少和消除行業職業病危害,市總還專門邀請了錦州市疾病控制中心科長張麗進行政策宣講。張麗在為行業帶來非常實用的“革、水、密、風、護、管、教、查”防塵八字經驗的同時也稱將為職工進行職業健康體檢,此項政策也為行業內中小微企業帶來實惠。雙方代表在聽聞此項政策后都云集響應,職工方首席代表、中信錦州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工會主席秦樹強說:“這是上級工會組織和衛生部門關心關愛、支持金屬行業發展的生動體現,這次集體協商使企業和職工雙方更加凝心聚力。”
今年,遼寧省總工會出臺了《遼寧省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示范文本)》,這對促進男女職工享有平等的機會、權利和待遇,具有指導性意義。遼寧新華龍鉬業股份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李清怡代表行業廣大女職工發聲,希望企業在女職工“四期”勞動保護等方面給予關懷愛護,得到了企業方的支持。
錦州市總工會副主席孟軍在總結講話中指出,2021年度錦州市八大行業集體協商至此全部結束,這項工作的圓滿完成離不開勞動關系領域各專家的鼎力支持,更離不開勞資雙方的全力配合。孟軍指出,當前時期,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進高質量發展內在需求,是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必然選擇,鞏固壯大實體經濟迫在眉睫,這就要求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術型和創新型的產業工人隊伍,隊伍的建設離不開長期培育。這次集體協商圍繞“職工技能培訓及企業對技術工人等級評定”等議題開展,充分體現了工會組織在創新和完善社會治理能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工會組織要找準在新發展格局中的位置,展現工會力量,做出工會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