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工匠精神” 彰顯“榜樣力量”
——市總工會開展“中國夢•勞動美—尋找錦州工匠”系列活動綜述
這樣的人物讓我們難忘:遼寧華興機電有限公司工人蔣楠,15年在追逐工匠夢想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從最初的“小字輩”徹底蛻變成一名優秀稱職的技術能手。錦州石化公司加氫裂化車間裝置專家高穎明用拼搏和創新積淀而起的人生高度,足以讓人心懷敬意。
這樣的場面讓我們激動:陡峭的高空鐵梯,狹小的駕駛室,神情專注的面龐。在我市第四屆“狀元杯”職工(天車工)職業技能大賽中,參賽選手們毫厘間展現精湛技藝,彈指間保障生產的順利進行。火熱的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分析工聯賽,選手們激烈角逐,展現了技能,交流了技術,更激發了職工們愛崗敬業的精神和技術創新的熱情。
一個城市的輝煌,少不了工匠們的辛勤付出;一個行業的崛起,更少不了工匠們的精益求精。工匠們能創造一個城市的美好未來,也能頂起一個行業的強勢崛起,更能挺起一個大國的工業脊梁!
“中國夢•勞動美—尋找錦州工匠”系列活動是市總工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叫響做強“錦州工匠”品牌的新舉措,是各級工會組織心系職工群眾、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的新體現,是市委市政府支持、職工群眾滿意的一項新工程。去年年初以來,市總工會深入開展系列活動,以工匠精神為統領的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金牌師徒”評選、“五小”創新成果評比等活動,在市縣兩級呈現出全面開花的喜人局面,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得到省總工會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火熱開展
“中國夢•勞動美—尋找錦州工匠”系列活動開展得好不好,達沒達到效果,活動平臺的設計和實施至關重要。
去年,我市把各層面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作為系列活動的重要平臺。“狀元杯”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持續開展,縣(市)區設賽區、企業設賽點,行業(專業)競賽形成機制。鼓勵跨產業、跨行業、跨企業技術技能聯賽,鼓勵各企業在自愿聯合基礎上,開展同行業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通過舉辦技能大賽努力推動用機制激勵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用環境凝聚人才,用事業成就人才的良好環境,提升職工素質,為推動我市振興發展做出貢獻。去年市級行業聯賽共舉辦天車工、化驗分析工等6個工種比賽。黑山、北鎮、凌海、濱海新區、松山新區共組織各類技能大賽14場。全市有65家企業,開展各類技能比賽135場。
去年6月9日,由市總工會、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團市委聯合舉辦的錦州市第四屆“狀元杯”職工(天車工)職業技能大賽在中信錦州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拉開帷幕。來自錦州石化公司、中信錦州金屬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單位的25名選手進行最后的角逐。天車工作為重要的生產崗位之一,屬于高空機器作業的特殊技術工種,極其挑戰操作人員的耐心與細心。這次大賽,選手們都表現出了高超的技術水平。去年8月22日,由市總工會、市人社局、團市委主辦,錦州石化公司承辦的第四屆“狀元杯”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化驗分析工聯賽在錦州石化培訓中心進行了決賽。此次大賽共有25家企業900多名選手參加預賽,經由各企業激烈角逐,最終共有11家單位的32名選手進入決賽,選手們講學習、比技能,賽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
在縣區,黑山縣總工會與相關部門共同聯合舉辦了黑山縣首屆“狀元杯”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活動中,張會龍、郭紹維獲得錦州市第四屆“狀元杯”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黑山賽區車工、鉗工比賽第一名榮譽稱號。通過大賽,大力弘揚了“尊重勞動、崇尚技能、鼓勵創造、爭做貢獻”的精神,進一步提升了職工崗位技能和創新能力。凌海市總工會在凌海賽區開展了裝飾裝修和銷售服務兩個行業聯賽,選手們在比賽中頑強拼搏、奮勇爭先,表現出了精湛的職業技能和良好的精神風貌。濱海新區總工會在錦州萬友機械部件有限公司舉辦了錦州市第四屆“狀元杯”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濱海分賽區磨床大賽,150名職工參加了大賽。通過比賽,切實提升了濱海新區職工技術水平。
第四屆“狀元杯”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得到了全市各類企事業單位和廣大職工的廣泛關注和熱烈響應,從市區到縣區、從企業到學校,到處是培訓的課堂,處處是競技的賽場。
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卓有成效
市總工會和本報共同策劃的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系列報道共刊發了19期。19期的采訪報道,記者收獲了19份感動。蔣楠對待工作的認真執著,褚繼勇對年輕員工的諄諄教導,陳曉輝的創新教育思想,周達岸醫者仁心的責任擔當,高穎明對工匠精神的不懈追求……他們用工匠精神譜寫了一曲勞動光榮的優美樂章,他們的事跡感動你我,他們身體力行地踐行著“中國夢•勞動美”。采訪中,記者始終有一種感受,采訪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這就是所說的新聞“富礦”,記者有取之不盡的新聞素材,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印證了市總工會在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上取得的突出成績。
從2015年開始,市總工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全市轟轟烈烈開展了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目前已經形成了多點開花、各具特色、亮點紛呈的生動局面。去年,市總工會繼續加大力度開展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首次將職工創新工作室列入其中,進一步促進企業提質增效,為我市振興發展注入創新動力。如今的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代表的不僅是精湛技術、創新精品、應用成果,也是一種不畏艱難、勇于攀登、追求卓越的勞模形象縮影,更是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生動體現。
在我市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取得已有成績的基礎上,市總工會再接再厲,去年強力推進創建了新一批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對9個勞模創新工作室和26個職工創新工作室給予命名和掛牌,市總工會推薦的2個勞模創新工作室和5個職工創新工作室分別被省總工會命名為“遼寧省勞模創新工作室”和“遼寧省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結出了更加豐碩的成果。
市總工會高度重視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活動,狠抓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隨后必然是滿滿的收獲。去年9月1日,第十六屆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在沈陽開幕,錦州錦恒汽車安全系統有限公司、陽光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等我市六家企業的10項職工創新成果集中在此次展會上亮相,一展風采。其中,錦州錦恒汽車安全系統有限公司帶來的浮動飾蓋安全氣囊創新項目最為吸人眼球。正如市總工會領導在展會上所說:“這是平臺,更是舞臺,我們要讓產業工人真正感受到技術被尊重,創新被認可,在錦州營造出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濃厚氛圍。”
為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市總工會還創新舉措,決定組建我市勞模(高技能人才)志愿服務隊,打造工會搭臺、勞模(高技能人才)唱戲、社會和企業受益的多贏平臺。針對我市非公中小企業多的實際,重點為小微企業技術進步提供無償技術服務,立足崗位發揮傳幫帶作用,參與兄弟企業技術攻關、技術協作和技術交流。志愿服務工作注重以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技術交流、技術幫扶等多種活動為抓手,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促進全市職工隊伍技能素質提升,助力企業發展。
“金牌師徒”評選持續深化
“金牌師徒”評選活動是市總工會和相關部門教育和引導廣大職工立足崗位、敬業愛崗,鼓勵廣大職工學技能、強本領而開展的又一品牌活動。這項活動隨著逐年的推進,已漸入佳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錦州鐵工養路設備有限公司的王有、郭金源,中信錦州金屬股份有限公司的李楊、劉琳,遼寧道光廿五集團滿族釀酒有限責任公司的邵清柱、周振鑫,錦州供電公司的周囡囡、周航……這些去年在評選活動獲獎的“金牌師徒” 發揚著工匠精神,積極進取、奮力拼搏,在各自崗位上都實現了人生價值,為企業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去年的評選活動,20人榮獲錦州市“金牌師徒”榮譽稱號,20人榮獲錦州市“金牌師徒”提名獎。
為使“金牌師徒”評選活動取得扎實成效,市總工會和相關部門成立領導小組,完善評選辦法,明確實施步驟和獎勵辦法,并加強協調,穩步推進。通過這一評選活動,實現了與企業師徒培養現狀的有效適應、有機銜接,激勵了企業開展內部“金牌師徒”評比工作以及首席技師、星級員工等評選活動,強化了企業優秀骨干力量的傳、幫、帶作用,培育了一批好師傅,帶出了一批好徒弟,使“師帶徒”這一有效的人才培養方式產生了“1+1>2”的效果,有力助推了企業的發展。
“五小”創新成果評比結出碩果
許多看似不起眼的“小”創新,都是錦州職工大智慧的結晶。
去年12月15日下午,在錦州市2017年職工“五小”創新成果評比總決賽上,參賽選手那迸發著智慧火花的講述,現場職工那認真專注的聆聽,讓記者真切感受到了濃濃的創新氛圍。這樣極有意義的活動,讓職工們的創新思維活躍起來了,一個個小革新、小發明、小改造、小設計、小建議等技術革新、技術改造和技術攻關活動所取得的創新成果紛紛涌現。
當天的比賽,陽光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職工的項目榮獲青工組一等獎,漢拿電機有限公司職工的項目榮獲職工組一等獎,另外10個項目分別榮獲兩個組別的二、三等獎。
自2016年以來,全市廣大職工在崗位上開展“五小”等技術革新、技術改造和技術攻關活動中所取得的創新成果,具有新穎性、實用性和先進性,已經產生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市總工會、團市委、市科技和知識產權局、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開展的2017年職工小革新、小發明、小改造、小設計、小建議創新成果評比活動,吸引了全市企業265個項目參評。評比活動大大激發了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人翁精神,激勵全市各行各業職工立足本職、鉆研技術、勇于創新,為我市振興發展多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