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與這世界溫暖相擁》讀后感
古塔支行 王渝函
大學畢業之后,因為工作的緣故,便很少利用時間靜靜坐下來閱讀書籍,多數時候回到家就會變成“低頭一族”,近來看到單位在倡導讀書,便從推薦書籍列表里選擇了畢淑敏的新書《愿你與這世界溫暖相擁》,年少時讀了很多畢淑敏的作品,時隔這么多年后,我依然對她的作品格外的感興趣,午休時我迫不及待地購入了它,下班回家后,回到書房,翻開書籍,被它的內容深深吸引,直到夜深將它讀完。畢淑敏的文字依然如當年有著溫暖而堅定的內核,盡管她的筆下也有傷害、委屈、憤怒的負面情緒,但通篇讀完,感受到更多的是生命向上的張力,禁錮在心靈悲傷如冰霜噼噼啪啪地裂開,取而代之的是輕松暢快。
“一個人將全部的身心安置在最好的狀態才能變成一縷柔紗,與千瘡百孔的世界溫暖相擁”。畢淑敏親切的文字中蘊含著光明與力量,讓身處浮躁社會里的每一個人靜靜地思索人生。世間總會有很多事情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我們生活在一個簡單又粗暴的世界里,內心一定要保持柔軟安寧。這本書并沒有同其他心靈雞湯的書籍一樣講大道理,文章沒有教條和指南,只是和讀者分享一些心靈和平的主張、與世界相處的態度和擁有幸福的提醒,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讀后,讓人開始重新審視人生,思考生命本真。
印象最深刻的當屬《流露你的真性情》這篇散文,文章講述的是一位訓練有素的飯店服務員因為一個空洞漠然的笑容引發客人誤解的故事。故事雖然小,但作為一名銀行一線服務行業柜員的我,觸動很大,就感覺它像是發生在我下班之前事兒,我知道,文章中的那名服務員已經被長期的工作,塑造成了她自己已經不能控制的形狀,表情肌已不在表達人類的感情了,或者說它只是一種表情,名字叫微笑。現如今,微笑變得越來越商業化,有時候一個人的微笑或許是金錢的等價物,或許是惡戰的前奏,或許只是一種謀略,又或許是麻痹你的一重帳幕……回想工作一年前經歷的一次客戶投訴事件,這篇文章解開了我心頭的一個疙瘩,我曾一直糾結我為什么陪著笑臉說著抱歉的話語還是不能得到客戶的諒解,怕是我那時的微笑也并非發自內心,只是覺得這是工作內容之一。而現在我明白,痛則大哭,喜則大笑,只要是從心底流露出的對世界的真感情,都是生命之壁的摩崖石刻,經得起歲月風雨的推敲,值得我們久久珍愛。來到工行工作有一年零兩個月了,因為逐漸熱愛這個職業,所以笑容變得真誠,我用我的真性情接待的形形色色的客戶,得到客戶的認可,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其中讓我深思是《青蟲之愛》一文。文中講到的媽媽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第一次看到蟲子就被嚇到,為了不把自己的恐懼感遺傳下去,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雖然自己二十幾年來對蟲子談之色變,當時也已經嚇得毛骨悚然,但是,還是親手將掉落身上的青蟲輕輕地取了下來。反復讀這篇文章,每一遍心中都肅然起敬。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在我長大以后,父親告訴我其實母親很害怕活的小動物,可她從來不在我把放學回來路上買回家或者拾回家的小雞仔,小春蠶,小倉鼠,小貓咪時露出她的膽怯或是斥責我扔掉它們,母親只是一貫溫柔地和我一起飼養它們,這樣的行為讓我慢慢成為一個充滿愛心的女孩兒,除了感恩和幸福,母親也為以后要為人母的我做出了優秀的榜樣。那些生活教會我們的事兒,不過就在這點點滴滴之中。
我想,閱讀過這本書的讀者,都會懂得,作者要分享給我們的心情是:無論這個世界對你怎樣,都請一如既往的努力、勇敢、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