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錦州公路客運總站 劉艷輝
經(jīng)歷了三十年改革開放的變遷,今天的中國,正處在一個歷史長河的入海口,面對傳統(tǒng)的信仰迷茫變味,政治的信仰為功力所驅(qū)動,沒有一個根植于本土的宗教做依托,現(xiàn)實的殘酷和欲望的膨脹相互傾軋。大眾在迷茫、痛苦中期待有一方神圣來為我們指點迷津。讀書一直是最好的修行,尤其多讀像《瓦爾登湖》這樣的經(jīng)典作品,他會讓人安靜下來,把專注點從物質(zhì)和世俗慢慢拉回內(nèi)心和靈魂。
亨利.大衛(wèi).梭羅早在工業(yè)文明的開端,憑借他敏銳獨特的思維和對人類、自然的真切認(rèn)知以及對人類命運的深層思考,形成這本似游記、似散文的俊美文字。他用這些簡單、樸素又充滿靈性的文字,記錄了自己對大自然宗教般虔誠的熱愛。
“我不會覺得自己的處境凄慘或荒涼,雖然在我身邊沒有任何人,但我隨時感受到與我血統(tǒng)最接近最賦予人性的同類無處不在,它們驅(qū)散了我的孤獨,溫暖了我的心靈”,對自然的崇敬和摯愛讓他遠離人群但不孤獨。
“你苦苦尋找的事物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出現(xiàn)在你面前,你要執(zhí)迷,尋找到它,也就成了他的奴隸”,辯證的思維讓梭羅對事物專注但不執(zhí)迷。
“在瓦爾登湖的懷抱里,我無限的臨近天堂和上帝,突然,我成了它的圓石岸,也成了從上扶過的風(fēng)。它的水和沙,在我溫暖的五指之中而我至高的思想里,連接它最隱秘的行蹤”。“我所享有的這一切快樂,包括太陽、風(fēng)雨、四季,都凝聚著大自然對人類的友愛和同情。假如一個人因為正當(dāng)?shù)脑蚨瘋銜碛懈袆哟笞匀坏牧α浚L(fēng)會嘆氣,云會落淚,太陽會變得暗淡,連仲夏的樹木都會脫下艷麗的衣服披上黯淡的喪服。享受著大自然如此厚重的恩惠,我沒有理由不被打動,我甚至覺得自己也是滋潤綠葉與青菜的泥土,與腳下的土地息息相關(guān)。”就是這樣,梭羅用孩子般的純真和質(zhì)樸去親近大自然,擁抱大自然,寧靜、滿足、感恩,在大自然母親的懷抱盡情的享受“每個毛孔都流淌出來的快樂”并將這快樂自然在紙上流淌,百年不竭。
《瓦爾登湖》整本書里面沒有男女主角,大自然就是唯一的角色;全書也沒有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故事情節(jié),而他獨特睿智的思想遠遠超越其他類型作品所能賦予人類的啟示。
“歡樂和痛苦帶來的驚訝都是一樣的。和平寧靜的瓦爾登湖是人類最美的造物,坐擁整個春天的美好與淡然。所有的草葉、枝椏、石粒,甚至是一張蛛網(wǎng),或是一次劃槳、一只小生命的跳躍,都好像春日清涼的露珠,在眼光下?lián)u曳生輝。如果我將船槳丟落在你的懷里,該會響起多么美妙的回音啊!”閱讀中,你會找到一種久違的、原始的平和與安靜,一種生命的初始狀態(tài),一種天人合一的最佳契合。
翻開《瓦爾登湖》,不像是閱讀,而是在同一個遠行的友人相對而坐,執(zhí)一杯熱茶,不緊不慢聽歸人娓娓道來----關(guān)于山林,關(guān)于湖泊,關(guān)于人類社會與現(xiàn)代文明的種種觀點,在隨意自然的敘述中,你會一次又一次找到心靈的契合點和精神上的歸宿感,親切、自然。如同為自己的五官和心靈做一次徹底的清洗,清爽、舒坦。
對于梭羅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現(xiàn)代人是矛盾的,即崇拜那種不羈的自由坦然,又放不下世俗的羈絆,讀《瓦爾登湖》雖不能勸導(dǎo)人們統(tǒng)統(tǒng)放下名利歸隱山林,卻能引起大多數(shù)人內(nèi)心對自然美好的向往。
“在這片人跡罕至的森林里,我不能伸手摸到地平線,但地平線又被森林包圍著,遠不出我的視線,就像擁有一座獨立的王國,視線所及幾乎都是我的所有,我有自己的太陽、月亮和星星,只供我一人欣賞享用”,他是自然的主人卻不凌駕于自然之上,他是那么深沉的愛著他生活的那片土地,他能專注的用全身心去觀察體味、配合、順從大自然的律動,如初生的孩童子躺在母親的懷抱一樣,不慌亂亦不無助,欣喜的接納自然賦予他的一切,,讓身心隨萬物蓬勃的生長著,那份自在和快樂讓他成為大自然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渾然天成,相得益彰。
面對讓人類和社會都激昂興奮的大工業(yè)革命,他有著自己更深遠的思考和預(yù)見,大機器的喧囂如同貓頭鷹唱出的凄涼夜曲,“這聲音好像凝結(jié)了整個人類的悲傷,并決意要把它永遠留在歌聲里。這大自然里最凄慘的哀聲,好像人類死亡前的殘喘呻吟。他在準(zhǔn)備進入冥界時,發(fā)出陣陣混雜著抽泣和嚎叫的聲音。”梭羅用他單純安靜的心靈和透徹智慧的眼睛俯視著蕓蕓眾生,他關(guān)懷著人類的生存發(fā)展又蔑視人類的冥頑不靈,擔(dān)憂在喧囂的百年之后,一些美好的事物會隨著人們的功利之心逐漸消逝,瓦爾登湖也將成為人類的記憶之湖。
梭羅的預(yù)見怡然成了現(xiàn)實,我們慶幸還能讀到他留下的這些精美的文字,在物欲橫流的今天仍然可以用來點醒人蕓蕓眾生,告訴我們只有把時間用在增加精神財富上,真正的美好和安逸才會不期而至。
我們曾經(jīng)那么急切的逃離荒蠻奔向文明,而初始的本真也隨著我們慌亂的腳步漸行漸遠,物質(zhì)越來越豐厚而內(nèi)心卻越來越孱弱。梭羅留下的《瓦爾登湖》就像大自然的呼喚,喚醒了我們內(nèi)心最原始的稟賦,讓我們有力量去尋找和體會自然與生命的崇高。
讀讀《瓦爾登湖》吧!讓梭羅引領(lǐng)我們走出心靈的沼澤,走進自然,嘗嘗陽光和微風(fēng)的氣息,安靜下來,用本真的心境去體會那份大自然賦予我們最純粹的愉悅,給浮躁的心靈找一個妥帖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