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總工會:
《錦州市總工會關于加強縣級工會建設的實施方案(試行)》已經錦州市總工會2018年第八次黨組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執行。
錦州市總工會
2018年3月5日
錦州市總工會關于加強縣級工會建設的實施方案(試行)
為全面落實《遼寧省總工會關于加強縣級工會建設的實施意見(試行)》(遼工發〔2018〕5號)和《錦州市總工會改革方案》(錦委辦發〔2017〕84號),推動縣級工會改革創新,充分發揮縣級工會在推動錦州振興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結合我市縣級工會工作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群團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總關于加強縣級工會建設的要求,切實解決縣級工會體制不適應,機制不靈活,人員力量薄弱,工作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下力氣夯實縣級工會工作基礎,使縣級工會肩負起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協調勞動關系、穩定職工隊伍、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責任,開創縣級工會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標
通過加大對縣級工會的支持力度,多方面推動縣級工會改革創新,在工作重心上、人員配備上、資金使用上更多地向縣區傾斜,真正把改革成效轉化為服務職工群眾的能力水平,努力形成一縣一區一特色一品牌的工會工作格局,不斷激發縣級工會活力。
三、主要任務
(一)大力支持縣級工會改革創新發展
1、加強對縣級工會的領導。市總工會將加強縣級工會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賦予縣級工會更多的資源和手段,鼓勵和支持縣級工會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市總工會將做好對縣級工會的指導服務工作,每季度召開一次工作會議,聽取縣級工會工作情況匯報,深入研究加強縣級工會建設的舉措,提出具體的工作目標任務,不斷提高縣級工會改革創新發展的能力。
2、加強縣級工會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大縣級工會干部協管力度,嚴格執行省總關于加強縣級工會領導班子建設的有關規定。加強縣級工會機關力量,選優配強縣級工會機關干部隊伍,保證有人辦事。按照工會改革“代表性、廣泛性”的要求,保證縣級工會領導班子安排不少于2名兼職副主席和1名掛職副主席,兼職、掛職副主席優先從先進模范人物、基層工會干部和一線職工中遴選。市總工會從機關選派不少于10%的干部到縣級工會掛職,加強對縣級工會指導。
3、支持聘用社會化工作者。為彌補工作力量不足,縣級工會要協調人力資源部門、民政部門,采取聘任政府雇員、招聘社會公益崗位、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等方式,配備社會化工會工作者,原則上每個縣級工會不少于10名。人員經費市總工會根據上級工會要求和經費情況進行配套。聘任社會化工會工作者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履行用工手續。
4、加強工會干部教育培訓。強化縣級工會機關干部培訓,確保2年輪訓一遍,同時積極選派縣級工會干部參加上級工會的調訓。通過開展大規模的教育培訓,引導工會干部打開眼界、拓寬思路,切實增強服務職工群眾的工作本領,錘煉成為能夠團結帶領職工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娘家人”。
5、優先支持申報項目。市總工會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經費, 通過“項目制”支持縣級工會用于重點工作項目??h級工會要圍繞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基層工會、服務職工群眾的重點科學謀劃工作項目。上報的項目要獨立完整,可檢查、可驗收,實施周期應在一年以內。
6、強化工作績效考核和選樹典型。市總工會將建立健全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考核機制和建立定期調度和匯報制度,及時發現總結典型經驗和做法。年底對各縣(市)區重點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
(二)進一步加強縣級工會自身建設
1、加強制度建設。圍繞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縣級工會代表大會、全委會、常委會等制度,加強縣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女職工委員會建設。堅持縣級工會委員會按時換屆,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全委會,堅持常委會向全委會報告工作制度。堅持工會經費收支和資產管理等全部經濟活動,接受經費審查委員會的審計監督。建立健全向黨委和上級工會主動匯報工作制度、工會與政府聯席會議制度和向人大、政協通報工作制度。
2、加強組織建設。繼續加大基層工會組建力度,依法推動各類新經濟組織和勞動關系領域的社會組織普遍建立工會。堅決制止任何組織和個人隨意撤銷工會或將工會合并、歸屬到其他部門。推動縣鄉兩級黨委、政府重視和加強鄉鎮(街道)工會、村(社區)工會和工業園區工會建設,配備好專兼職工會工作人員,幫助基層工會解決好人、財、物方面的困難。
3、加強作風建設。創新聯系基層、聯系會員和職工群眾方式,建立下基層調研、聯系點等制度,堅持工作重心下移,做到人往基層走、勁往基層使、錢往基層用,以職工群眾是否滿意、基層工會是否有活力,作為檢驗工作的重要標準。引導縣級工會機關干部真正與基層單位結對子,與基層干部交朋友,與困難職工群眾處感情,成為職工群眾貼心的“娘家人”。
4、加強陣地建設。推動各級黨委、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為工會開展工作創造條件,依照《工會法》等有關規定,為工會提供辦公設施、活動場地和其他必要的工作條件。推動職工“三中心”(職工文化活動中心、職工幫扶中心、職工培訓中心)建設納入黨委、政府總體建設規劃,已有職工教育活動陣地納入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管理范圍,強化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總工會成立5個加強縣級工會建設推進小組,領導班子成員任組長,中層干部任組員,每組包1—2縣級工會,幫助研究推進重點工作。
(二)加大經費保障力度。支持縣級工會發展資金列入市總工會預算,按照省總補貼縣級工會額度給予一定比例配套,同時加強對縣級工會經費的審計和監督,杜絕廉政風險。
(三)給予兼職崗位補貼。根據《中華全國總工會關于新形勢下加強基層工會建設的意見》要求,有條件的縣級工會可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政策措施,對兼職工會干部(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國企人員除外)可給予每月不超過500元的崗位補貼,充分調動基層工會干部的工作主動性、積極性。
(四)強化責任確保實效。市總工會每年年初與縣級工會簽訂年度重點工作責任狀,確保全總、省總、市總工作部署貫徹落實。同時,各縣級工會要每季度向市總工會報告本地區工會改革創新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