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過程: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全會上就《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作的說明指出,“建議稿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理論和實踐上有新的突破”。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并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之一加以強調。
基本內涵:堅持新發展理念,就是: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必須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意義作用:
新發展理念是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基礎上提出的,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重要內容。它深化拓展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豐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致力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的治本之策,是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引領我國發展全局深刻變革的科學指引。堅持新發展理念,對于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實踐要求:
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關鍵是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成為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家里手。要增強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本領,通過對新發展理念的深學篤用,把新發展理念轉化為謀劃發展的具體思路、落實發展任務的工作舉措、推動科學發展的實際成效。要把新發展理念融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更加突出發展的創新性,更加突出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更加突出發展的可持續性,更加突出發展的內外聯動性,更加突出發展的包容性普惠性。要加快形成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體制機制,全面創新發展體制、重塑發展生態,使各項改革舉措落地生根,確保新理念轉化為新實踐、新行動。
——摘自《新時代黨員干部學習關鍵詞(2019版)》
黨建讀物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